2021黑龍江大學水微生物學專業(yè)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2021黑龍江大學水微生物學專業(yè)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一.考試科目名稱:866水微生物學
二.考試要求
《水微生物學》考試大綱適用于黑龍江大市政工程及相關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水微生物學是市政工程等相關專業(yè)的基礎課程。考生應全面掌握使微生物學基礎理論知識,能識別常見微生物的種類;掌握微生物的培養(yǎng)方法,認識微生物對水污染和凈化的影響;了解微生物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
三.考試內容
第一章 緒論
(1)掌握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區(qū)別、微生物的特點;
(2)掌握微生物的分類和命名法則;
(3)能舉例說明微生物在水處理工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節(jié) 細菌
掌握細菌的形態(tài)和大小,細菌的細胞結構,細菌的繁殖方式與培養(yǎng)特征,細菌表面帶電性,能舉例說明污染控制工程中常見的菌屬。
第二節(jié) 放線菌
掌握放線菌的形態(tài)結構和菌落特征,能區(qū)分放線菌的形態(tài)結構及與細菌的異同,能舉例放線菌的代表菌屬。
第三節(jié) 鞘細菌
能舉例說明鞘細菌中的鐵細菌和球衣細菌在水處理工程中的作用。
第四節(jié) 滑動細菌
能舉例說明硫細菌在水處理工程中的作用。
第五節(jié) 藍細菌
掌握藍細菌的特點、水華和赤潮。
第三章 古菌
掌握常見產甲烷古菌、硫酸鹽還原古菌的形態(tài)結構和特點以及在水處理中的作用,掌握古菌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能區(qū)分古菌的結構、特點及其與原核微生物之間的區(qū)別。掌握極端嗜鹽古菌、極端嗜熱古菌的概念及其在環(huán)境中的分布。 [主要參考《水處理生物學(第六版)》中第3章]
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節(jié) 真核微生物的概述
掌握真核微生物的細胞構造,能區(qū)分真核微生物與原核微生物。
第二節(jié) 酵母菌
掌握酵母菌的形態(tài)和構造和培養(yǎng)特征。
第三節(jié) 霉菌
掌握霉菌的形態(tài)和構造和培養(yǎng)特征
第四節(jié) 藻 類
掌握藻類的形態(tài)及生理特征,藻類繁殖與營養(yǎng)、光照、溶解氧的關系,能舉例說明藻類對環(huán)境工程的影響。
第五節(jié) 原生與微型后生動物
掌握原生動物的形態(tài)、生理特性、營養(yǎng)方式和基本分類,能舉例說明水處理工程中常見原生動物和微型后生動物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用原生動物做指示性生物的原因和依據,能舉例常見的指示性原生動物和微型后生動物。
第五章 非細胞生物——病毒
第一節(jié) 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
掌握病毒的定義與基本特征、化學組成和結構
第二節(jié) 病毒的增殖
掌握烈性噬菌體與溫和性噬菌體的概念,能繪制一步生長曲線并說明病毒增殖特點
第三節(jié) 影響水中病毒存活的因素
掌握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因素對水中病毒的影響。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征
第一節(jié) 微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
掌握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微生物的營養(yǎng)類型,培養(yǎng)基的概念、分類和配置原則,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運輸方式。
第二節(jié) 酶及其作用
掌握酶的概念、命名和分類法則,酶的作用特性,酶促反應的影響因素及動力學
第三節(jié) 微生物的代謝
掌握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概念,掌握微生物的發(fā)酵類型,糖酵解途徑的底物與產物,掌握呼吸作用的本質和微生物的呼吸類型,了解羧酸循環(huán)途徑過程、ED途徑過程、磷酸戊糖途徑過程的概念、產物和產能,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包括硝酸鹽呼吸、硫酸鹽呼吸、碳酸鹽呼吸)。
第四節(jié) 環(huán)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掌握溫度、氫離子濃度、氧化還原電位、干燥、滲透壓、光及輻射、化學藥劑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長和遺傳變異
第一節(jié) 微生物的生長及其特性
掌握生長與繁殖的基本概念,分批培養(yǎng)、細菌純培養(yǎng)的生長規(guī)律、生長曲線、時代時間及其計算方法、細菌的生長及其特性、細菌的計數和生長方法的測定、連續(xù)培養(yǎng)、活性污泥增長曲線、生物膜的生長特性。
第二節(jié) 微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掌握遺傳物質基礎及其存在形式,掌握遺傳物質的復制、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的基本概念,微生物變異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jié) 微生物的馴化與保藏
掌握微生物的馴化方法,微生物的保藏與復壯方法。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態(tài)
第一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掌握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圈的基本概念,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特征。
第二節(jié) 微生物在環(huán)境中的分布
能區(qū)別水體中的微生物分布的特點,能舉例極端環(huán)境中的微生物類型
第三節(jié) 微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掌握互生關系、共生關系、拮抗關系和寄生關系的基本概念并能舉例說明。
第四節(jié) 微生物生態(tài)學的研究方法
掌握微生物種群的富集、培養(yǎng)和分離方法,微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微生物種群定量分析方法,能舉例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jié) 水的衛(wèi)生細菌學
能舉例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種類,水質生物學標準、水的衛(wèi)生細菌學檢驗方法、大腸菌群及其測定方法、大腸菌群作為衛(wèi)生指標的原因和意義。
第九章 污水生物處理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類群
第一節(jié) 污水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
能簡述污水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有機污染物好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
掌握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掌握好氧生物處理的主要微生物類群能簡述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對水質的基本要求,活性污泥對有機物的凈化過程,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線,活性污泥膨脹產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影響活性物凈化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生物膜法在運行過程中的微生物演替過程、能對比分析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工藝中微生物群落組成的區(qū)別,能舉例活性物法和生物膜的主要工藝類型。
第三節(jié) 有機污染物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
掌握污水厭氧生物處理的基本概念,能簡述參與厭氧生物處理的微生物及各微生物的作用,產甲烷菌的特點,影響產甲烷菌的主要因素,能舉例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工藝類型。
【參考學時】2
第十章 污水的生物脫氮除磷
第一節(jié) 污水生物脫氮的基本原理
能簡述生物脫氮的過程,參與生物脫氮的微生物及作用,厭氧氨氧化反應及特點。
第二節(jié) 污水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能簡述生物除磷過程,參與生物除磷的微生物種類
第三節(jié) 污水同步脫氮除磷的主要工藝
掌握同步生物脫氮和除磷的基本原理、能舉例同步生物脫氮除磷的基本工藝
四.試卷結構
(一)選擇(20)
(二)判斷(20)
(三)簡答題(50)
(四)綜合論述題(60)
五.參考書目
任南琪,馬放,楊基先,編著.污染控制微生物學(第4版).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主要參考書)
顧夏聲,胡洪營,文湘華,等編著,水處理生物學(第六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8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錄
關閉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