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中國香港、新加坡、澳洲留學分別是什么樣的體驗?有什么優(yōu)勢?

在英國、中國香港、新加坡、澳洲留學分別是什么樣的體驗?有什么優(yōu)勢?

  英國、澳洲、新加坡、中國香港這幾個都是留學生的好去處,今天出國留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在英國、中國香港、新加坡、澳洲留學分別是什么樣的體驗?有什么優(yōu)勢?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擇校網(wǎng)。

  在英國、中國香港、新加坡、澳洲留學分別是什么樣的體驗?

  很多想要出國留學的小伙伴一開始很迷茫,不知道讀研究生去哪里更加適合自己,小編今天就從各地學制、費用、生活體驗、申請難度、目前的申請情況來帶大家看一看!幫你快速選擇適合你的留學目的地!

  一、各個地區(qū)學制對比

  英國、新加坡、中國香港的碩士大多數(shù)為一年制,香港地區(qū)1.5年制相對多一些。英國碩士基本都是是秋季入學,香港地區(qū)少部分專業(yè)還有春季入學,新加坡大多數(shù)碩士每年都有春秋兩季入學。

  課程安排上往往都比較緊密,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往往會要求做一些相關的課題研究或者實踐項目。全部課程結束后還需要完成一個大的課題研究或者科研項目。

  澳洲大部分是以1.5年制、2年制為主,課程安排相對寬松,課程內容安排上也是循序漸進的。因此申請標準往往也比較寬松。當然澳洲也有一年制碩士,相比之下申請要求要高上不少。

  二、各個地區(qū)總費用對比

  英國

  一般英國的開銷主要包括學費以及生活費,首都倫敦地處繁華地段,費用上來說比其他地區(qū)要高很多,倫敦地區(qū)學費+生活費每年大概在45W左右,非倫敦地區(qū)學費+生活費每年大概在35W左右。

  中國香港

  香港地區(qū)的花銷主要還是依專業(yè)而定,非商科專業(yè)學費一般在9W-17W左右,一年加上生活費大概在20-25W;商科專業(yè)會貴一點,學費一般在13W-26W左右,加上生活費一年大概在25-40W。

  新加坡

  去新加坡讀碩士,每年的學費大概在15-25W左右,生活費方面一年大概8-10W左右,總的來說需要25-35W一年。

  澳大利亞

  預算充足,而又不想壓力那么大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澳洲!澳洲一般學費一年大概在15-20W左右,2年學費則需要30-40W。生活費,每個地區(qū)的物價水平不太一樣,像悉尼、墨爾本比較繁華的地區(qū)消費也會高一些,每年的生活費大概在12-15W。綜合來算,如果是讀兩年制碩士,總預算要在50-70W左右。

  三、各地區(qū)生活體驗對比

  英國

  如果想要體驗文化差異和純正的英語交流環(huán)境,那么英國絕對是不二之選。這里的教學學術氛圍不僅濃厚,而且無論是課上刻下都能夠用英語和其他人交談;并且交通也是很便利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也近,閑暇之余也方便我們旅游,社會治安保障也比較好。

  中國香港

  香港這邊最便利的條件當屬離家近了,近幾年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跑那么遠去歐美國家,香港留學其實就挺好的;其次就是香港的文化氛圍跟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比較相似,飲食上面也更加符合我們中國人的胃口,能夠讓我們更好的快速融入!

  新加坡

  新加坡是華人最多的地方了,生活中你可以隨處聽到親切的華語,當然也有其他國家的人。對于不太能接受文化沖擊,陌生環(huán)境的同學,新加坡是個不錯的平衡點,既能感受多種族文化氛圍,又保留了一點中式傳統(tǒng)文化。整體上采用的是雙語環(huán)境交流,課上全英文環(huán)境,課外使用普通話也是可以的;并且它還是一個治安非常安全的國家,非常適合女孩子,安全感十足;飲食也比較符合中國人的胃口,可以快速的適應生活。

  澳大利亞

  關于澳洲這個國家,有網(wǎng)友這樣說“忙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一直在轉,閑下來又覺得自己生活在與世隔絕的養(yǎng)老勝地”,這用來形容它再適合不過了,不會讓人感覺到拘謹和緊迫感的地方,如果你是一個不太喜歡內卷的人,這里會讓你的留學生活充滿樂趣。

  同樣的這個國家治安也是相比歐美國家安全許多的,在這里可以體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學習氛圍也是挺好的,飲食方面一般來說自己在家做性價比會更高一些。

  四、各地區(qū)申請難度對比

  英國

  英國院校這邊針對大陸的學生設置的有List,每個院校的List都不相同,有的甚至會有多份List,比如曼大,各個學院的List都不一樣。因此在申請之前我們要確認是否在List內。

  其次英國可供選擇的院校還是挺多的,光QS前100就有17所院校,有超級精英大學G5、以及久負盛名的紅磚大學、羅素集團等稱號的王愛曼華等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申請難度最大的當然是G5,牛津和劍橋這兩所院校的門檻最高,基本上需要985/211均分90+,雅思不低于7.5的一個水平;LSE、IC和UCL這三所院校也是基本只招收985/211院校的學生,不過UCL相對來說會寬松一點,還是有不少適合雙非申請的院校的。

  王愛曼華這四所院校,相對來說沒有G5難度系數(shù)那么高,不過選擇專業(yè)時要特別小心,熱門商學院專業(yè),基本只要985/211的同學,均分88+,需要帶上GRE/GMAT,非商科類的專業(yè)雙非同學機會大不少,不過均分也要達到相應標準。

  QS50-100的院校申請難度上面會低一些,熱門專業(yè)比王愛曼華低2-3分,一般專業(yè)基本上均分在80+都是比較有機會的,可接受的本科院校范圍也更大。

  中國香港

  港校這邊近幾年門檻不斷在升級,由于知名度較高的只有8所院校,再加上申請者眾多,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港三目前來看更加偏愛985/211,海本院校的學生,建議大家在申請這類院校的時候均分在87+,雅思7,有多段相關硬核實習,申商科的小伙伴建議帶上GRE/GMAT。文社科的話目前來看難度系數(shù)會低一些,雙非的同學有很大的機會!

  港城和港理工申請門檻相對,來說會低一些,雙非80+,雅思7+,有相關實習的申請者機會還是挺多的。

  浸會、嶺南、教育這三所院校均分在78以上都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新加坡

  眾所周知,QS亞洲排名當中常年穩(wěn)居前2,甚至比清北還要靠前,申請難度方面自然也是不低。這兩所院校最偏愛985/211院校學生。

  想要申請新加坡兩所院校的話,建議985/211院校的同學均分85+,雅思7,有相關的實習經(jīng)驗,申請商科的化最好帶上GMAT/GRE;雙非的同學每年申請這兩所院校的還是比較少的,建議90+,雅思7,有對口實習申請。

  澳大利亞

  澳洲的申請相對英港澳來說更容易一些,同等的條件下,澳洲能夠申請到更好的大學。比如熱門的商科專業(yè),英港澳地區(qū)的商科一般每年985/211都亂拒,但是澳洲的就相對來說會更好申請一些,對雙非也是及其友好,不僅排名高,有些專業(yè)還可以跨申..雙非85+就有機會!我們今年就有均分72的同學成功逆襲到新南威爾士的商學院Offer的!

  五、目前各地區(qū)的開放申請截止情況

  英國

  英國這邊的碩士課程每年是9月開始申請,如果想要申請的同學需要提前一年開始準備,一般是先到先得,錄滿即止。

  到目前為止英國這邊有不少院校的熱門專業(yè)已經(jīng)截止申請了,像KCL的部分專業(yè)1月7日截止申請,南安的不少熱門專業(yè)已經(jīng)截止申請...

  不過還是有很多院??梢陨暾埖模绻霙_刺G5可以看看UCL,目前還是有不少專業(yè)Offer充足的!我們今年甚至有獨立院校的同學拿到UCL Offer的!另外還有曼大、愛丁堡,目前發(fā)的offer不是很多,機會還是挺大的!除此之外,QS50-100的院校也還有不少專業(yè)可供選擇。

  而且英國絕大多數(shù)在申請的時候是不需要遞交合格雅思的,實在考不出來雅思也可以去報了個UKVI雅思,后續(xù)申請語言班。

  中國香港

  港校的大部分專業(yè)截止日期基本都在2-3月份,也有部分專業(yè)是在4月、5月截止申請的,想要申請港校的小伙伴也要抓緊了,因為港校在申請的時候需要我們提交合格的語言成績才能進行審理。

  當然也有不少不需要雅思的,像港浸會、港城市、嶺南等部分專業(yè)六級也是可以申請的;另外還有部分院校開設有中文授課的專業(yè),可以不需要雅思成績。

  新加坡

  新加坡這邊和港校一樣都是需要帶合格語言成績才能申請的,申請截止時間一般在1月、2月份大部分專業(yè)就截止申請了,目前想要申請新加坡的建議抓緊時間了。語言實在考不出來的可以看看次年8、9月份秋季入學的項目。

  澳大利亞

  澳洲這邊和新加坡有點類似,一般也是有2個申請季,2月和7月,一般沒有固定的截止日期,并且澳洲的學校也是有語言班的,考不出雅思的小伙伴也可以去讀語言班,澳洲的申請難度本身來說會低一點,背景一般的同學可以考慮申請。

  出國留學注意事項

  心態(tài)調整

  出國留學主要目的是為了求學,學生一定要將學習放在日常生活的重心,不要抱著混學歷的心態(tài),否則只會浪費了寶貴的留學光陰。

  學習方法的調整與適應

  學生在國內習慣了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但是國外的教育模式與國內具有很大的差別,學生短時間內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不適應,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和磨合。

  加強自主學習能力

  國外的學校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學生不能指望著一切知識都由老師授課,主動學習,遇到不會的問題主動請教,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習能力與成績。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目錄
關閉
目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