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留學:考研申請被拒還能再次申請嗎?如何挽回?
相信很多同學對于中國香港留學也是比較熱衷的,中國香港不用出國就可以享受到優(yōu)質的西方教學模式,受到的認可度也是比較高的,那么今天出國留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中國香港留學申請被拒如何挽回?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擇校網?!?/p>
中國香港留學:考研申請被拒還能再次申請嗎?如何挽回?
港校申請為什么這么卷了
首當其沖的原因是新冠疫情,根據(jù)疫情爆發(fā)的分界線2020FALL來看,疫情后的港校申請難度可謂是漲了一倍!
在疫情爆發(fā)前,港校錄取的985和211同學基本持平,普通高校的錄取比例也達到了23%,只要平時夠努力,可以說人人都有機會。但到了疫情爆發(fā)后,985的同學錄取占比暴漲至46%,普通高校的錄取比例降到了12%。
香港留學,可謂是出境不出國,碩士學制短離家近不說,語言環(huán)境又接近廣東,易于大家適應。同時,不少港校都是世界名校,在教育上基本上沿襲了英聯(lián)邦的教育制度,授課型碩士采用全英文授課。
可以不出國門,保障自己安全的同時,還能再短時間內拿到世界名校的碩士,何樂而不為呢?正是因為此,港校的申請率在短期內暴增77%,也難怪那么多211高校收到港校拒信了。
收到港校拒信的八大原因
(1)背景院校不具優(yōu)勢
上面我們講到,現(xiàn)在名校申請港校的同學越來越多了,直接導致普通高校的錄取比例直降近10%。在港校的擇優(yōu)錄取的大環(huán)境下,TOP海外本科>985>211>普通海外本科>普通雙非本科。所以,你沒被錄取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你的本科不夠強。
那么,如果在自己先天條件不夠好的情況下,多做補救呢?首先,雙非/二本的同學要擺正心態(tài),目標不要定太高,拒絕非港三不讀的心態(tài),然后多多申請,只要是和自己專業(yè)/工作經歷相關的都可以去嘗試(除了港校申請外,也可多多關注英國高校申請)。只要你的軟實力夠優(yōu)秀,雙非二本上名校也是有可能的,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我們之前推文。
(2)GPA太低
除了拼本科背景外,國內外名校其實都非??粗匾稽c,那就是GPA!哪怕院校背景是985,如果你均分太低,也是沒辦法申請好大學的,所以我們在校期間,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均分,絲毫不能懈怠。
如果你已經畢業(yè),GPA上無法再提升,還可以通過展示本科排名、雅思刷分、其他計分方式來補救。
(3)跨專業(yè)申請,但沒有相關經歷
很多同學在申請碩士的時候,都喜歡跨專業(yè)。有的是因為讀過本科后,對專業(yè)并不喜歡,有的則是覺得雙專業(yè)傍身,以后更好就業(yè)。但桑尼的建議是,在港校申請如此卷的情況下,盡量不要跨專業(yè)申請,真是會難上加難。
如果你鐵了心要跨專業(yè)申請,那么請認真對自己過往的學習和經歷做分析,比如大學有沒有上過相關選修課,在社團或者出來工作有沒有相關實踐經歷,又或者說參加過相關的科研項目,這些都是關鍵點。
另外,在文書寫作上,你也要根據(jù)以上的經歷,全方位地分析自己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專業(yè),將來可以為這個專業(yè)帶來什么等等。
(4)文書寫作不到位
文書是申請材料中相當重要的一項,不容忽視。這里還是建議同學們找到一些導師幫自己的文書潤色,修飾。Word Sunny平臺有5000+來自世界各地高校的導師,都可以為同學們提供優(yōu)質的文書修改服務。
(5)申請材料不全,沒有及時補交
在遞交材料的時候,同學們可以不太清楚需要準備的材料,并且漏看學校發(fā)來的材料補交提醒。在這里,桑尼要提醒各位同學,一定要定期查看申請系統(tǒng),及時關注郵箱,如有遺漏,及時補交,并說明漏交緣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6)文書/作品集沒有充分展示個人優(yōu)勢
港校申請和國內考研可不一樣,他是會像國外一樣,通過你的文書、作品集來綜合考量你的。你的背景、能力、相關經歷、作品都是考核標準。
如果通過文書來充分展示自己,是每個留學生的必經之路。同學們一定要對自己的經歷進行全面深度的分析,然后再找到合適的導師對自己的文書進行修改潤色。
?。?)面試失誤
港校面試也是全英文的,所以英語口語水平不夠,表述不清,你也極有可能敗在面試這一步上。其實只要到了面試這一步,你就算成功一大半了,在這里失利是非??上У?!
建議同學們在面試前都要好好了解,自己將要申請的專業(yè)未來要上的課程介紹、課程目標、研究方向,并多加練習,避免面試失誤。
?。?)申請遞交時間過晚
不管是材料準備,還是申請遞交,其實桑尼都建議同學們給自己預留的準備時間長一點,千萬不要晚申?。。?/p>
港校都是先申先錄的,申請得太晚了,是真的會出現(xiàn),你比之前錄取的更優(yōu)秀,但是被拒的情況。盡早規(guī)劃,盡早準備,申請成功的幾率才更大!
香港研究生留學注意事項及技巧
一、申請時間大部分留學地區(qū)的申請,都是從每年9月開始,趕在第一波開放就抓住申請時機的,到現(xiàn)在也差不多該拿到offer,被拒的、沒消息的,都開始準備第二輪申請。即12月-3月,這波高峰主要就是由考研學子撐起來的,考研學生大都具備優(yōu)秀的標化成績,其次同學們因為備考留給實習的機會也差不太多,所以唯一且最大的差別,就體現(xiàn)在語言成績上。這個時候誰有合格的六級、雅思,或者誰可以盡快考出雅思,就在一定程度上爭得了先機。接下來是4-6月,港校沒招滿的專業(yè),會放出名額,而遲遲沒有申到學校的學生,也會不惜一切代價爭取,降低學校檔次、跨專業(yè)都會出現(xiàn),這也意味著這個階段拿到的offer大都不如人意,但也是能上岸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現(xiàn)在申請肯定是來得及,等到一些熱門專業(yè)截止,可選余地就不多了。
二、錄取變化不同于往年,香港學校今年很多院系增加了輪次錄取,一改以往滾動錄取的方式,這意味著什么呢?首先滾動錄取沒有明確的時間和名額限制,在開放周期內,都有機會提交申請,學校按照提交網申的順序進行先后審核,越早投遞越早有結果。而且截止時間通常較晚,一般會持續(xù)到次年2、3月份甚至5、6月份。
但是!今年港校大幅降低了滾動錄取的錄取方式,改為分輪次錄取,這對申請晚的同學很不友好。輪次一般都會分成2輪或者3輪,學校官網會給出明確的截止時間,截止后就會進行階段性的審核,擇優(yōu)發(fā)放錄取通知,一般首輪申請難度相對低一些,確保一定的錄取率,所以趕早申請也是有優(yōu)勢的,越到后面的輪次,越是申請人數(shù)多、錄取名額少,從而錄取率直線下降。
三、申請要求學位:受認可的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
在校成績:港前三需績點3.5+;港四五需績點3.2+;后三所需績點3.0+語言成績: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雅思6.0可申(實際錄取少見);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大部分專業(yè)要求雅思6.5+。其次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接受六級成績申請。香港科技大學認可多鄰國語言。香港嶺南大學可參考考研成績。獲獎情況:體現(xiàn)學生的學術水平和綜合能力,比賽越頂級、獎項越高,或是知名期刊發(fā)表論文、有專利科研等等,可以很大程度提高錄取概率。實習經歷:實習或工作經歷是加分項,時間越久,專業(yè)相關性越強,越有優(yōu)勢,授課型碩士的培養(yǎng)目標本就是銜接就業(yè),所以工作經驗的豐富與否是很關鍵的。
四、申請材料成績單(中英文且需蓋章)畢業(yè)證和學位證(應屆生需提交在讀證明)獎項或證書(中英文)護照(沒有的話后續(xù)入學時再辦理)實習證明或工作證明(中英文且需蓋章)語言成績推薦信(最好2封)身份證一寸照片個人陳述(PS)簡歷(CV)
考研結束后可以進行短時間的休息與放松,如果覺得不理想,或者想增加讀碩士的機會,可以盡快著手準備留學。一如前文中提到的,早點申請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錄取率。
一封成功率高的argue信包含內容
自我介紹
開門見山,直接寫清楚自己的姓名,申請?zhí)栆约吧暾垖I(yè)和申請狀態(tài);
郵件名可以用Application Argument+姓名+申請?zhí)杹砻?,簡單明了?/p>
身份來信原因都亮不明白,誰能知道你突然發(fā)個郵件要干啥?
難道你指望學校看你的郵箱地址,去搜搜你到底是誰???
表明來意
講明你收到了拒信,拒絕理由是什么,然后簡要介紹一下你的背景是怎樣的:
老師好,我收到了拒信,拒因是XX,但不是這樣的,你誤解我了,請給我一個解釋的機會。
這后面記得補充上自己的背景(學校/專業(yè)/均分/實習等),因為學校不可能看你一個名字和申請?zhí)柧椭滥闶悄膫€學生,也沒功夫查。
解釋清楚
根據(jù)我上面說的,你是什么拒因,就根據(jù)什么拒因解釋你這方面為什么不足;
然后,雖然你這方面不足,但是你的哪些方面可以證明你是非常適合這個學校的。
比如你是因為均分低被拒的,就像我前面說的一樣,解釋你為什么均分低,是學校普遍低但是你排名高還是你的專業(yè)課很高只是選修課拉低了你的均分;
你是跨專業(yè),相關核心課程不足,那就從學術能力實踐經歷等方面說明你有多適合這個專業(yè),你為了了解熟知這個專業(yè)都做了哪些努力等。
表示感謝
結尾一定要向招生官表示感謝,最后再吹一波彩虹屁,從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入手,說明自己真的很需要學校的資源,并把自己的CV/PS作為附件一并發(fā)過去。
發(fā)完坐等學?;貜停恢苤畠葲]有回復,你可以再次采取行動了!
注意!Argue的點絕對不是:為什么XX比我的背景差都能拿到offer,這不僅不會讓你argue成功,還會拖別人下水。
Argue信不止可以發(fā)一次,可以多發(fā)幾次,但是如果一直得不到回應,另謀出路。
一些熱門專業(yè)熱門學校(G5+港前三這種),每年優(yōu)秀生源都太多了,argue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做兩手準備。
最后,Argue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收到拒信后一周之內,拖太久學校那邊的招生名額消耗得太多,考慮給你第二次機會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如果argue不成功,及時轉戰(zhàn)其他路子,降低學校檔次或者申請其他相關的非熱門專業(yè),這個時候一定要咨詢好靠譜的中介,獲取到最準確的申請情況和專業(yè)要求。
或者給我們留言,備注好自己的基本情況,只要申請還沒有截止,就完全來得及!
而且我們也建議你能不gap就盡量今年走。